专业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文化 >> 实训环境文化 >> 正文
实训环境文化
G2403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调研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19/01/16 08:51:12

G2403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调研

调研依据: G2403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

调研时间: 2018年12月12-22日

调研地点: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工业大学

杭州华雁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参与人员:杨庆堂、赵群、刘伟、蔡新梅

 

一、调研目的

1.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

为了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制定《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实训基地校内共享、校企共享、校校共享的长效机制,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多功能、共享性,开展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调研。

2.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改革

通过调研过程,完成双高计划”中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群建设需求,提升学校和企业相互服务的能力,强化校企合作中的“在线联合”,建立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确保以校企共享、校校共享、校内共享为特征的共享机制的长效运行;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诊改机制,完善专业群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专业自主螺旋循环提升的改进模式。为辽宁省及环渤海区域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调研过程与内容

1.调研对象——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历史可上溯到1965年, 共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11人,讲师25人,24人有硕士学位,在读博士4人,双师型教师占90%;

现有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港口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等六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多人。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船舶电气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学院创新合作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研发中心、驻厂教师工作站等校企合作和教学载体,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

 

本次到江苏海院主要目的是了解船舶电子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与实训建设。所以本次参观学习针对船舶电子电气员证件考取所需的5+5课程与实训对应内容作为重点对象。

通过座谈的形式了解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在船舶电子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形式、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训室建设等方面问题。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周涛对整个学院做了简单介绍,并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圆满完成本次来访的任务。

(2)首届军地院校士官电工电子技能大赛

2018年12月12—15日,我校士官管理学院代表队一行6人赴南京参加“首届军地院校士官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大赛由海军士官学校主办,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设有电工技能和电子技能两个赛项。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火箭军士官学校、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武警士官学校等16个院校共32支队伍参赛。

据悉,此次大赛旨在考核选手电工基本技能、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工电子测量与仪表调试、CAD 制图等核心技能,同时考察选手工 作效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和规范操作等职业素养 。军地院校同台竞技、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士官队伍专业知识技能,为更好构建军民融合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2.调研对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国有公办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前身是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电子中等专业学校。周恩来总理、陈毅、谭震林、习仲勋副总理曾来校视察,先后有3000多位外宾、专家来参观交流。办学六十余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六万余名人才。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占地近1000余亩,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在校生12000余人,固定资产逾12亿元,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4亿元。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工信部电子信息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牵头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曾先后入选高职社会服务贡献度全国50强、高职教学资源全国50强、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20强、科技竞争力全国高职第30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30余项。

  

 

学校目前共开设有50个专业,构建了电子整机类、先进制造装备及技术类、环境信息类、软件与计算机类、数码艺术类、通信工程类、信息服务类、新能源技术类及汽车工程类九大专业群。现有4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6个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与南京玄武中专等10家中职院校开展了8个专业的3+3分段培养,与南京邮电大学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高职本科联合培养,形成了贯通中职、高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立交桥”;2014年,学校开始面向东盟国家招收学历留学生;2015年,学校开始为空军、海军和火箭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

3.调研对象——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专门培养高等海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普通高校,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公司,教育业务直接由上海市教委领导。学院具有50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于1986年率先试办航海类高职教育,是上海市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最长的院校之一。1998年首批通过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认证,并报国际海事组织。学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船员培训和干部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3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占31%;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73%;“双师型”教师占74%。学院开设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2个,其中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高职高专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在校各类学生规模达6000人。                       

学院与挪威船东协会联合办学,引进挪威等航海发达国家教育培训理念,在国内首创了航海类订单式“三明治”教育模式,培养面向欧美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高级海员。学院具有包括中国海事局认可的船员适任培训、专业培训和特殊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110多项,年培训各类船员近万人次,是目前国内航海院校中船员证书培训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

4.调研对象——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由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基地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型智库、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11个、B类7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五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根据ESI 2018年11月数据统计);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获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21位教授被聘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省优势专业17个,省特色专业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MBA项目通过全球商学教育三大权威国际认证之一的AMBA认证。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在近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15项。学校先后有近50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5.8亿元。

 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建校63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三年在各类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际级奖56项、国家级奖241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2018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6.54%,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8.36%,本科生继续深造率为31.68%。

 学校深入推进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现拥有6家全资校办企业、4家参股企业。其中,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工程总承包研究和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有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5.调研对象——杭州华雁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专业生产并销售船用内部通讯、报警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机舱局部水基灭火系统、油水分离器和子母钟等设备;进口设备有货舱抽烟系统(Safetec)、火灾报警系统(Tyco)、水基灭火系统(Seaplus)、雨刮器和VDR等设备。为出口船、军船、民用船及海洋平台等各类船舶配套。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创新/高效/务实”的企业精神,汇聚了一只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并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

 

 

公司集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具有独立自主的设计能力,同时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检测设备。在同行中率先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通过ZY、CCS、ABS、GL、LR、BV、DNV、RINA、KR等船级社认证。

公司座落于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天堂明珠---西湖仅一江之隔,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依傍而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近在咫尺,交通便捷。

6.调研对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是湖北省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556人,副高级以上217人。学院拥有全国万人计划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3人、楚天技能名师17人、省级技能状元1名,湖北名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和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3人。

 

 

目前,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5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防军工专业6个、省重点与教改专业20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3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海员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馆1个。

三、调研体会

1.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

实训室的改革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构建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实训室管理模式,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成立实训室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室主任目标管理
  成立实训室管理工作小组,该小组由院领导、室主任及相关专业教师、实训教师等组成。主要负责规划实训室的建设;实训室主任的聘任与考核;协调实训室与教研室的关系等。同时在实训室建设中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实训室主任目标管理,在完成学院实训室建设总目标的过程中建立实训室建设的具体目标,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即把学院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具体的子目标,组成网络状的目标管理体系。
  (2)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
  在实训室运行和开放过程中,应陆续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实训主任岗位职责》《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室守则》等)并上墙。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如何切实可行的去执行和落实是管理的重要议题。因此如何构建与迅速发展教育相适应的实训室管理模式,使实训室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实训工作人员乃至专业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3)加强实训室与教研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成立实训中心后,教研室很少参与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因而给实训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好实训室与教研室之间的工作关系,加强实训教学的研究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是深化实训室管理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是实训教学,在努力做好实训教学的前提下,要积极开展科研、社会服务和社团工作,使实训室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得到充分利用。
  (4)加强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
  实训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效果。建立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实训技术队伍。由于学校定编定岗,固定编制的实训人员较少,满足不了实训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可以注重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员来充实实训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可采取减少固定编制,启用承担实验教学辅助工作及一般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流动编制。所有实训人员都实行“实训技术岗位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健全与完善实训人员的考核制度,改善实训人员的工作条件。
  (5)建立健全实训档案,促进实训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实训人员平时应注意收集各类档案资料。指各个实训室在规划、建设、管理和开展实训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实训室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纸质资料、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实训室档案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系统、全面,档案管理要及时、规范、有序、安全。  

2.专业群建设调研体会

1)专业设置与建设与岗位需求相对应

 专业设置与建设与岗位需求相对应这是每个学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时都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我院的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对应还是在2014年骨干校期间建立的。而社会岗位需求是时刻在变化的,尤其近些年船舶行业不景气,造成岗位需求明显下降,学院就业质量跟随下降,并且报考本校学生数量也随之减少。

纵观调研的几个院校发现,在专业设置上比较理想,开设专业数量多,及时调整各专业学生人数,避免相同专业学生数量大、就业难等问题出现,保证学生可以面向多重选择,所以调研院校毕业生去向较好,岗位需求量大。

为保证我校专业建设与岗位需求相对应,应该加强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对当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和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剖析确认具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针对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到企业需求上来,才能保证职业教育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企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2)专业设置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

在调研过程中的第二个体会就是专业建设与区域关联性较大,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同在江苏省,江苏省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科技强省、制造大省、用工大省。其中电子、电气自动化、机电等行业发展迅速,各类企业较多,岗位需求量大,对于这三所院校的学生来说占有天时地利,所以这三所院校学生很多为定向式培养,甚至与国外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

 对我们学院来说,虽然是北方唯一船舶类高职院校,但我校培养还是造船为主,而北方船舶企业数量有限,并不很集中,尤其是一些优秀的私企与外企并不愿再北方建厂,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并且加之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工种单一,使得学生就业去向也多为各种老工业形势工厂与单位,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

对于我校专业建设应该对当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时期的岗位需求。

3)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次调研的第三点感触就是调研的各个院校实训实力雄厚,实训设备实用性强,在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对这三所院校的实训设备都进行了现场观摩,体会较深的是各个院校实训设备大多采用学院与企业联合研制,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需求进行设计,而本校多为购买现成设备,教学自主性下降。第二,各个学院的实训设备多为企业赠送,使得学院有充裕的资金使用在鼓励教学与教学软体建设上来。而提供设备的企业从中可以挑选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并且学生使用设备过程其实也是个企业宣传过程,等学生到了企业他只会认可他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使用过的设备,这样在潜意识中对企业进行了宣传与口碑建立。

目前可能本校还不能做到这点,但可以做到的是企业与学院联合开发建设,逐步实现与企业对接,与优秀院校学习经验,完成专业建设符合学生使用,胜任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需求。

四、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对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群建设、提升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等三方面进行。分别走访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工业大学、杭州华雁数码电子有限公司、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与企业。整个过程时间安排紧凑合理,按照预期设计圆满完成各项基本调研任务,并通过协商与各个学院取得专业建设相关性文件,方便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针对实训室管理体制创新问题,实训室的建设必须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集全院力量,规范各项工作,使实训室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要不断创造实训条件,增强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社团及社会服务,为实训室的规范运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8年12月25日

下一条:科研课题


Copyright 2011 - 2012 www.bhcy.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25320号